作者: 来源:美丽乡村探寻者 发布时间:2017-10-21
农业类特色小镇由于其农业休闲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将有望成为这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热点。2016年北京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引导全市42个重点小城镇打造成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等五类特色小镇。其中,靠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区西集镇便提出了以“慢生活、微旅游”为理念,打造轻养生业态、生态度假业态和观光游学业态,建设运河乡土文学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农业游学体验馆等内容的农业田园休闲小镇。现特色农业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正在全国发酵……
1、为什么要发展特色农业小镇
特色小镇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城镇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是根本。改革开放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镇来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休闲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大镇转向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消费等一体的产业集群。
2、什么是特色农业小镇
有特色产业才能建特色小镇,如果为了特色而人造特色便是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
亮眼辩景认为,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它是通过现代农业+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它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3、如何打造特色农业小镇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的同时保护生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特色农业小镇应以文化为精髓,以农业产业为特色,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壮美现代田园、多彩文化演绎,创新产业示范,活力宜居的城乡农业旅游共同体。
特色农业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应按照“生产、生态、文化、生活”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新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通过创建新型的农村生活方式,用现代农业与城镇发展空间充分融合、衔接,打造特色的城乡生态空间,构建农业主题产业特色鲜明,产品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农旅综合体。
特色农业小镇发展的关键基于当地的农业产业特色优势,营造一种区别于都市的生活方式,从土地到餐桌到床头的原乡生活方式。原乡生活方式从空间上看,是一个系统圈层架构:
第一层为农户业态,包括每一农户所提供的餐饮、农产品和民宿方式;
第二层以村落为中心的原乡生活聚落;
第三层为更广阔的半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乡村度假复合功能结构。
而从产品业态角度看,原乡生活方式包括“耕种体验(采摘、种植),农产品体验(加工、饮食、购买),民俗民风体验(节庆、活动、演艺),风貌体验(建筑风貌、景观风貌、田园风貌),住宿体验(民宿、营地、田园度假酒店)”。当然,原乡生活方式离不开完善的城市标准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支撑。
针对我国问题,新时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尽快进行行业立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中国的休闲农业来说,法律法规的完善刻不容缓,如此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整合资源。目前我国休闲农业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造成规划建设缺依据、社会投资缺保障、行业管理缺手段的重大隐患。中日国情不一,但是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需求,是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2、切实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中国的休闲农业虽然也发展了多年,但仍需在观念与政策的定位上好好反思,不要操之过急或太功利取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全面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不要片面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民居建设”,也不能盲目地追求大项目、大资本进农村,而是要根据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特点,借鉴同属东亚农业文明圈的日本农业发展经验,注重发挥休闲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注重“小而精”、“散而美”的塑造,这样休闲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3、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工作
人的因素永是第一位的。在每一个农村社区中,如何寻找出热情的灵魂人物,予以培训,给予舞台,使之成为致富领头雁、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依托农村合作组织保障农民权益
将休闲农业与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是增进城乡交流和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策略。国内外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应该在开发中尊重农民利益,注重社区参与,加强专业合作社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为农民建立自信与尊严,这样才能避免农民在休闲农业产业大发展中被边缘化,避免开发中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出现。
5、要注重产业融合
无论是都市农业还是休闲农业,都有很强的产业融合属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的核心部分和发展极。因此以休闲农业为核心进行产业融合,就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休闲农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内在的要求,也具备有利的外在条件。因此,应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的组织作用与龙头带动作用,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主导,带动相关职能部门、广大社会力量从不同的角度为“三农”的发展服好务
不论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大潮,还是“田园综合体”的政策利好,作为地方政府、开发商机构、运营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一定想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纷繁复杂的观点研究中“拨开迷雾”,10月28-30日,壹方城、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7第十四届中国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总裁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带您一起求真知、探灼见!特邀行业20多位一线项目操盘手齐聚,从特色小镇— 政策机遇、国家扶持、创建申报、顶层设计、盈利模式、策划创意、规划设计、产业导入、落地要点、操盘实践、运营模式、IP打造、投融资模式、资源链接、项目考察等15个维度探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