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华正 来源:养老产业观察 发布时间:2017-11-4
“唐“咖啡的灯光不错,回想来内地发展的初衷,华正老师和小编逗趣说:”我和你们没什么不一样,只是我的老家在台湾。“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华正老师是一个化工学出身的城市规划学者,跨界休闲产业,成名于酒店设计,三十余岁即获得“台湾精品酒店教父”的盛名,他的事业在台湾很快就到达了顶峰。拥有越来越多的案例,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这些对于年轻的、渴望更广阔的草原、向往更大作为的青年职业经理人而言,还远远不够。
05年,华正老师作为最期的台湾专业进入国内市场;10年,“北京行宫酒店”开业爆红,184间帝皇级主题房为华正老师拓开了内地的事业疆域。很长一段时间,华正老师有1/3时间服务酒店项目、1/3时间服务休闲行业、三分之一时间在疗养产业工作。华正老师带着日本温泉协会资源,在庐山、北戴河、巴马等运营作项目时发现,但凡是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地方,必有一群中老年人聚集疗养。近年,疗养、康复、大健康等处于休闲产业边缘的工作在他的日程清单中,占比越来越重。
国内老龄化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健康、养生、养老已从休闲产业中脱颖而出,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也在逐步介入,休闲养老的范围正在悄然转变。相比主题酒店,休闲、养老、大健康类项目更侧重对人的关怀和自我价值的彰显,在策划设计、营销思维、文化植入、故事包装的过程中,要求更高更专业。在这些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华正老师找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成就感。与周大伟老师合作,参与长庚品牌牵手厦门医院、华西医院、长征医院成功进入内地市场的过程,更是印证了华正老师此前对内地养老市场的预判。
07年,因一次特殊的际缘,华正老师与一位爱好养老休闲、不喜酒肉应酬的山西商人合作,参与了康梦圆养老公寓的筹建运营工作。过往十多年,从事酒店、民宿、商务会所、休闲产业积累的服务经验,在养老这个崭新的行业产生了神奇效应,不到一年时间,康梦圆这个四环以内最大的养老项目,在京城声名大噪。之后,华正老师转战北京太阳城,同样崭获佳绩。
过去一个阶段,华正老师见证了台湾酒店行业从精品酒店、民宿,到商务酒店的几轮变迁,期间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代表作品。进入养老这个新领域,华正老师仍是没有悬念所迎来自己的美好盛世。康梦圆、北京太阳城的成功和过去许许多多的成功案例不同,它们成功激起了华正老师对养老产业更大的好奇心。华正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在人口庞大的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未来养老的发展必会超越休闲产业。相对酒店、休闲产业,养老项目的运作更有技术含量,专业门槛更高。如果能将不同性质的商业运营模式引入养老领域,未来养老产业的商业价值必是不可估量。当即,华正老师当即确定从休闲产业转换战场,聚焦养老领域,从一个新的切入点开启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不做自身品牌的华正国际
许多人知道,华正老师以台湾专家身份进入内地酒店、休闲产业,真可谓是高起点;介入养老领域,又有康梦圆、北京太阳城的两大成功案例加持,绝对称得风光大好。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华正老师一路顺风顺水、获取诸多业绩的内在秘密。小编有特意替大家打探,华正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小编的问题,反而慢条斯理的和小编分享起了华正团队创业的故事。
创业之初,华正团队对此前两个项目成功运营的经验进行了沉淀,梳理出从项目选址拿地、市场调研、全案策划、顾问咨询,到前期筹备、实战培训、委托经营、智慧养老等八个关键流程的工作要点,并针对每个节点制定出一套标准的执行规划方略,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服务链条。
随后三年,华正团队和全国各地四十余家企业合作,为养老地产、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旅居养老等多种类型项目提供策划运营服务。在华正团队介绍材料中,见到三年时间里,华正团队服务过的四十余个项目、以及华正老师参与的近百场业界论坛及培训,小编清晰得感受到了华正团队的努力,更为华正老师勤奋付出的精神所折服。透过这百余场照片,小编能明显地感受许许多多奔泊的身影、许许多多个不眠的夜晚,回想起那些一拖再拖的稿子,小编深感惭愧。
对于华正企业的发展,华正老师有自己的考量。他表示,华正企业自身不做品牌,业务定位是帮别人干项目、助别人获得成功、和别人一起干事业。华正团队是一支拥有丰富项目经验的专业队伍,信奉实战实干、踏实做事、创造价值的力量,认为项目业绩是最有力的服务证明。养老项目的运营周期往往比较长, 14年华正团队辛勤播种、筹划的许多项目,在17年陆续入市,在市场中影响力不断扩大。
经由项目的成功,华正团队获得了许多合作方的信任;他们纷纷发出设立合资公司扩大市场的邀约,期待以借外力、借外脑、借外资的形式与华正团队合作,未来衍生出更多合资企业,双方共赢。三年间,借助各区域优质合作方的优势,华正团队迅速布局了四十余个项目。华正老师表示,进入养老领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每天都会自我督促、拼命工作,如今看到从前规划方案中的“理想国”渐次落地,感到十分欣慰。
小编很好奇,华正团队是如何保障四十余个项目同步运营的。华正老师分享了三点。首先,华正团队会在区域内选择实力企业,达成合作,集汇双方资源和人力,建立混合公司,在把控专业的前提下,以比较适合区域的方式,进行属地运营;因而,项目推进基础比较好。其次,华正团队会为每个项目定制一支专家团队,从战略层面把控项目方向,同步设置一支明星战队为项目提供执行支持;对比依靠某一个人、某项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华正团队管理的基础要好很多。第三,华正团队背后站着一支强大的大咖后缓团,他们是华正企业的事业合作人,以战略合作、股权激励等方式与华正企业保持着稳固紧密的合作关系,为项目运作提供专业保障。听到这里,小编似乎有点明白了。
盈利是养老项目的基本素质
华正老师是民政部培训中心专家教授,在北大、清华、复旦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在大学、培训中心的培训班中展开讲座。对于现下比较火爆的养老融资现象,他有独特的见解。
华正老师认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变长,老年人群仅通过退体工资很难实现养老。如何在不给子女改成的负担的情况下,在经济能力范围内,找到合适的方式养老,成为社区广泛关注的话题。养老项目虽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归根结底还是商业行为,保障生存、自我造血、实现盈利是评判养老项目的基础指标。
中国养老项目呈现重资产的特性较多,这些项目多以类地产及保险思维切入市场,缺少全产业链思维;在盈利方面,诸多养老项目表现也是大不相同。比如,一部分地产延伸性养老项目,以极低成本获取土地,微利运行养老产品,同步推行高尔夫、会员制等手法,利用附加产品产生爆利,以平衡整个项目盈利。再比如,一部分保险类养老项目,以高额保险切入市场,借助保险特性,为已经富裕起来的中老年人提供投资、理财、合理“脱产”的机会,利用客户资金换取项目的长足盈利。
华正老师表示,国内养老产业发展时间尚短,在盈利规划方面十分欠缺,多数项目仍面临生存的考验,大多部分企业会寄希望借助金融手段、或借势巨头企业合作,解决项目生存以及长足发展问题,对于项目自身盈利考虑较少。若能发挥拿来主义思想,有选择性的吸取国外先进的养老经验,为我们所用,养老项目生存现状一定能大为改观。
最后,华正老师和小编透露,做好自己,干好项目,好的服务一定是用项目成效来说明;华正团队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与国内项目实操心得,梳理出了养老项目盈利的65种模式,整理成书,面向整个行业进行经验分享;该书投入市场后已经帮助了很多养老企业解决了盈利困惑;未来华正团队期待与更多养老同行合作,一起见证养老产业的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