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牵手工程管理中心 来源:中华牵手工程综合体系 发布时间:2024-10-6
在中国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京杭大运河的建成和通行,是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普遍性价值,也是是标志着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的重要遗产。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它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柳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长期以来,京杭大运河就是中国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为中国漕运文化提供了核心物证。一方面,对于北方地区,运河通航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而对于南方地区来讲,由于漕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以漕粮为主兼及其它商品的水路运输,使京杭运河沿线地区发展成为一条巨大的经济带;逐渐形成苏州、杭州等名城;出现了造船工业基地(明清时期由于粮食生产和漕运任务繁重,造船业突飞猛进,形成了不少造船场)镇江和无锡;也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繁荣发展起来,出现了像扬州这样的港口城市。
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是中国南北之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
也就是说,京杭大运河的通行,为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三个战略性目标:一、遗产廊道,历朝历代丰富的历史痕迹在运河流域留下了清晰的足音:二、生态廊道,是中国东部惟一一条从南到北横跨五个水系的一条水系廊道:三、休闲廊道,是沟通中国东部城市密集地带的一大休闲空间。
上一篇:中华牵手工程发展愿景 | 下一篇:“和而不同”为“牵手”文化提供行动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