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牵手工程管理中心 来源:中华牵手工程综合体系 发布时间:2024-10-6
文化总是不断变化的,传统因为有发展才能够延续。所以,文化传承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而变要通过创造来实现。当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今日,当全球经济越发打破边界,交织共融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牵手”智慧也同步驶入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轨道中,它的辐射圈与影响力,甚至涉及到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着“携手合作”、“互联互通”的生存之道。
儒家、道家崇尚的和谐观念,早在中国上古文化里便已萌芽。春秋时期《国语》里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念;《尚书》里很早就提出“协和万邦”、世界和平的观念;《左传》里也讲“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就像乐器演奏音乐的那种和谐一样,要达到天下的“无所不谐”。所以,和谐的观念应该说在我们历史上出现得很早,中国文化里很早就把音乐的和谐作为一种模式和典范,把它推广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甚至推广为宇宙的和谐。
上一篇:“全球一体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下一篇:春秋的“合纵连横”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