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牵手工程管理中心 来源:中华牵手工程综合体系 发布时间:2024-10-6
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传统文化储蕴的丰富内涵,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才使得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民族品格和精神。
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无可替代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体现其积极的价值。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涌动,当中国置身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时,我们却愈加矛盾和不自信:一方面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而自豪;另一方面又感到传统文化似乎却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纵观当下,今日中国国民文化的自觉性与道德信仰的缺失,已经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到底应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需要传统文化给予支撑?怎样把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体系?这就是中华牵手工程需要及时理清和解读的文化议题。
上一篇:敬老工程与示范基地 | 下一篇:“全球一体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