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人口老龄化问题终极意义上是文化问题。”这是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对老龄和文化问题的注解。
老龄文化可以理解为:凡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凡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知识型、娱乐型的文化活动;凡以老年人为主要角色,反映他们生活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凡以社会、家庭为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而老龄文化队伍则应该是以老年人为骨干力量,也包括以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的各界人士。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老年人口数量及比例的增长必然会带动老年文化的变化。如今的老年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到公园散步、健身,而是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比如上网、进老年大学再学习等来充实自己。
2012年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16个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2]60号)。《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树立积极老年文化观的理念,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加快城乡老年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努力方向,强调了要把开展老年人特色文化活动作为“抓手”,强化了老年文化队伍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同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通知》的形式出台了多项发展老龄文化的文件;全国开展第三届“敬老月”活动;举办第三届老年文化节;推进“敬老文明号”活动的进程,这些举措都是在老龄文化层面加大宣传力度以促成老龄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落实。可以说,这些活动不仅对未来老龄文化的创新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同时也是对老龄文化队伍建设提出的迫切而现实的需求。
上一篇:“近郊新城运动”与老龄文化的交融 | 下一篇:生态保险回归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