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快乐并健康的长寿生活,是全世界老年人共同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长寿离不开养生,中医的最高境界即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而旅游有利于快乐养生,怡悦身心,有利于人们的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平衡,达到药物所不能的疗效。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说过:“将生命贴近土地,与自然相邻,亦如自然一部分,生命单纯庄严处,有时竟不可仿佛。”旅游也有利于安定情绪,平复创伤。法国作家莫罗阿认为:“解脱忧郁悲哀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旅游。”他说:“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和高山。大海之苍茫伟大,和我们个人的狭隘渺小对照之下,把我们的心灵创伤抚慰平复。”可见,在异地的优美环境中深入体验异域人文风情,从古到今都是对生活有追求、对品质有要求的老年人的理想养生生活。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无疑已构成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再加上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已经成为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中养生”、“以旅游的方式养老”的理念已渐成时尚。面对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将老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又可以发展出老龄旅游这一新产业。我们需要将老龄旅游分为“老龄文化旅游”和“老龄移居旅游”两个层面去理解。
“老年文化旅游”是以老年人为旅游主体而进行的以短期异地观光、人文体验为目的传统旅游形式。发展老龄文化旅游的好处在于,老年人有充足的日常时间,能避开出行高峰,可以有效缓解大量游客在黄金周等法定假期集中出游,而给社会、交通运输体系和景区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还能解决景区非假日或淡季收益不良的问题,是可以拉动内需的一支不容忽视的消费大军。我国目前已有“夕阳红”旅游专列和“老小孩”旅游团等老龄旅游形式出现,但依然存在出行安全和医疗救护保障措施不足、行程安排过于紧张、购物点过多、与其他普通旅游者混团、自然与人文体验流于形式等问题,在这个领域我们依然缺乏成系统、成规模、有标准、有针对性保障措施的老龄旅游模式。
“老龄移居旅游”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而离开常住地,以异地养老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非短期旅游、暂居和健康养生活动的总称,它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医疗康复、疗养养老等形式于一体。发展老龄移居旅游,能有效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养老机构,促进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解决部分地区旅游地产和养老机构季节性空房问题,拉动经济发展;能够满足老年人异地养老、修身养性、医疗康复、文化体验等多方面需求,还能缓解城市居家养老的家庭和社会压力;老龄移居机构的员工经过挑选,培训上岗,既可以让老人放心地享受服务,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概括起来,老龄移居旅游具有符合老人的生理需要、整合区域间的养老资源、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等诸多优点。它既是一种新型专项养生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新型异地养老方式。它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养老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老年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但要处理好一些如精神慰藉、安全等问题。
鉴于目前旅游业还存在缺少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整个旅游行业尚缺乏对老年人必要的保障和服务,要发展老龄移居旅游,需要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1)应尽快推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旅游局、人社部等国家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旅游行业对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尽快进行户籍改革,解决异地养老金发放、异地医保问题,完成专项财政划拨、税收、土地等优惠支持政策;
(2)以老龄文化产业委员会作为主体的行业管理机构,协同老龄问题研究机构,尽快研究出台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与健康的旅游标准,规范老龄旅游文化市场行为,推动相关机构建立老龄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发展方向,落实对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
(3)尽快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国家相关支持政策,完成老龄移居旅游项目规划、土地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出台对于健康、医疗、生态、养生、人才培训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具体政策;
(4)在发展老龄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到充分调研、合理有序开发,结合绿色生态农业,充分运用节能环保科技,保证老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5)推动产业链相关机构和企业尽快开发出既要符合老年人的文化休闲需求,又要适合老年人的体力和出行特点的旅游产品,创新老龄旅游模式,结合现有旅游资源,深挖文化,差异化定位发展;
(6)尽快建立老龄旅游平台,完成技术、金融、项目等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链升级,大力倡导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连锁化发展运营;
(7)尽快开展产业研究,开展理论实践,建立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储备产业高级人才,并展开对从业人员的医疗救护、旅游服务等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养老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中国养老产业和旅游业都可以借助老龄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快速实现产业链升级,从而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运作,共同发展。
上一篇:民间工艺承袭与非遗文化保护 | 下一篇:老龄移居产业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