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建设的协同推进。敬老工程示范基地的落户运行,对于当地的医疗、就业、教育、居住及商用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或新建都将带来直接改善,令当地农村的村民享受现代化设施带来的更多便利。例如就医条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教育水平提高和环境更加美好。
前面已经提到,敬老工程这一规划全国、造福中国亿万老龄群众的民心工程,集合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术、最先进的理念和最领先的智慧。通过示范基地来完成对这些最珍贵资本的集成,可体现其在具体事务上的优越性。
以理念做引导,引导农村建立现代农业管理公司,发展现代新型农业经济,重视农村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与创新竞争力的培育;并且积极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引领乡村转型。
以技术为引导,向当地农村输入先进的农业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掘地区特色资源的最大价值,并建立特色资源深加工体系;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引进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农作物、经济作物等,力争通过深加工或精加工,打造当地农产品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当地建立高效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农业创新、产业升级的新农村。通过先进的农业思想、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业现代化人才影响,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推动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升。
以文化做引导,发现当地独特的乡村生态文化资源等,凸显城市化进程中的该区域农业与农村的价值,促进农业经济系统中优质种植业、特色加工业、观光休闲业的联动,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营造宜人、宜居、宜游、和谐的现代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