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企业社会责任与敬老工程的结合,有助于企业提高社会责任(CSR)的战略水平。而且,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大环境,和政府对于养老服务产业的支持政策等,均有利于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养老责任方面的作用。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会给予大力支持和提倡。虽然,CSR多是企业自觉的行为,并非政府的强制行为,但这种CSR战略转向和我国政府的民生战略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有一系列对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出台,这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关注于养老责任,结合敬老工程进行模式创新和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国企、民企与外企社会的责任起点不同
有专家在研究了一些跨国公司关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后发现,这些企业确实做得很好,但这些外企在中国推进CSR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一些特殊国情。外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发展,从早期为股东负责逐步提升到为社会,为环境负责,最后形成了现在成熟的CSR体系,由于他们已经解决了股东责任问题,所以来到中国后就比较强调环境和社会公益责任。但我国企业真正作为公司运行至今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的《公司法》1994年才出台,很多国企还没有完成公司化体制改制,我们的民营企业也是在90年代才出现,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刚刚接受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和外资跨国企业在提倡企业社会责任时的起点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的跨国企业在中国推进CSR是好事,也符合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进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应考虑到起点不同、国情也不同。一些媒体的报道往往过于强调公益事业,造成国内企业和公众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的公益慈善事业。然而,公益事业只是CSR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企业强调社会责任时,有一些“敬而远之”或“力不从心”的表现。
我们应鼓励企业之间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感,因为90%的人都是在企业里就业,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所以CSR的推进,是中国整个公民社会的一部分,主体企业对文化和文明的追求,是整个国家、社会构建一个道德中国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敬老工程与企业社会责任结合,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强调公司除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保责任外,还可以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养老、员工福利等伦理道德责任出发,解决一部分如社会养老、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民生责任,还能兼顾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从而使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整体提升,真正走上全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可以对内解决员工养老福利,对外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同时还能改造一大批现有利用率低、陈旧老化的医疗、疗养、老年活动机构场所;开发养老服务产业还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解决相当规模的就业问题;有效解决文化、技术、科研等断层的新老传承问题;其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慈善养老服务还能为企业赢得正面的社会评价、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这种创新模式区别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标准,从而提升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标杆作用
现今,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还与企业家个人素养相关,人们特别关注企业家个人道德水准和企业哲学。谈到道德水准,人们已经超越了单纯对行为的考察,而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来得出企业家的个人道德评判,也会通过一个企业家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去推断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由于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管理和决策机制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民营企业家也会有更多的个人意志与个性的展现,民营企业家推行CSR时,的确占有相当的优势。在近几年中,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颁奖典礼上,出现了许多中小型民企的身影。在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中,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被大众认识和了解。当下,一些受人瞩目的企业家如马云、王石等,还有极具争议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他们在企业管理中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环保责任和公益慈善责任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和创新举动,时时影响着其他企业和社会舆论。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标杆人物的带头作用和舆论的助推作用,为更多的企业履行CSR、实现养老责任的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最高哲学
现代管理之父、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F·Drueker)认为:“企业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利益;企业成功是由于它能够有效率地经营;它在以创新和营销的方式为自己‘制造’需要他的人。”至于企业利润,德鲁克认为:“这不过是做正确的事情得到的自然奖赏。其实这也就是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最高哲学”。追求利润并没有法律障碍,也不一定涉及道德问题。但是这个目标却是短视的。因为利润的受益者只有企业自己,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思维。这样的企业主不明白利润不是你个人创造的,你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利润来自客户的认可。敬老工程结合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社会担当,并广泛提升员工、客户和社会认可,对于可以提升企业无形价值、内化和外化价值的多重益处,企业会更有动力去担当社会责任,去坚持正能量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敬老工程与企业共同发展 | 下一篇:敬老工程重新定义企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