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随着1995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国人有了双休日,催热了短线旅游。到1999年,国务院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每年3个全国性的7天长假,带动了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首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在7天内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中国旅游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13年,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已超2亿,实现旅游收入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
中国特色“黄金周”引发的“假日经济”热潮,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和拉动内需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但黄金周假日经济在被众多商家和景区热捧的同时,集中出行也导致的一系列“负效应”,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些负效应目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景点门票贵
有人将中国景点门票与外国景点门票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旅游景点门票“全球最贵”。某报刊登过一名中国游客列举出的国内几个著名景点的门票价格,分别是九寨沟310元、布达拉宫200元、秦始皇兵马俑150元。而相较于日本富士山免费、韩国汉拿山免费、俄罗斯克林姆林宫150卢布(约45元人民币)来看,中国景点的门票堪称“世界之首”。 国内许多景区还有旺季淡季两种票价,“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都处于旅游旺季,春节黄金周又处于春运高峰期间,还有许多景区会在黄金周临时涨价,令游客怨声载道。例如九寨沟,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免费游览,到90年代开始收80元门票,到如今淡季门票160元,旺季门票则高达310元。湖南凤凰古城以前都免费开放,却在2013年4月突然开始统一收取148元的门票,导致城内商铺和客栈客流严重流失,游客对城内的许多分散景点失去了选择权,许多网友甚至在网络上发起了“抵制凤凰游”的倡议,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
国外很多景点收费便宜,甚至免费,而国内目前能够免费的知名景点屈指可数。高涨的旅游门票价格与普通百姓的收入不成正比,这是一个客观现状,已经被一些舆论指责为阻碍旅游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形成旅游产业链的恶性循环。
(二)、旅游地接待能力难以应对集中出行的旅游大军
黄金周集中出行导致航空铁路客运压力加大,景区景点游客爆满,连带宾馆饭店都超负荷接待。据调查,现在已经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愿在黄金周出行,理由是“节日期间人多拥挤,不能达到旅游放松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每年的黄金周,网络上便流传着许多网友拍下的景点景区里人山人海的可怕照片,许多游客都抱怨“景没看到,只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后脑勺”。因为集中出行的人流造成许多景区接待能力不足而产生秩序混乱、周边住宿和餐饮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和趁火打劫式的乱涨价等问题,也让黄金周中消费者的投诉量激增。
(三)集中出行给交通、环保和安全都造成很大压力。
铁路买票难,是许多人在黄金周和春运暑运到来前共同的痛苦记忆,此时的机票即使没有折扣也往往是一票难求。为了缓解航空和铁路压力,分担一部分出行运力,我国从2012年国庆开始取消黄金周高速公路收费,以便更多的人从公路出行。可让许多人始料未及的是高速免费通行首日,全国各大高速道路都变成了“停车场”,免费通行首日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达到8560万人,车流量比平时增长了50%。短时内接报各类交通事故近百起,占全部公路阻断事件的80%,之后的每个黄金周,“高速公路大堵车”的新闻就会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过多的人流集中出行也给景区景点甚至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比如高速拥堵高峰一过,许多游人在堵车滞留期间的吃喝拉撒将各条高速变成了巨大的垃圾场。许多景点也有大量被游客随手抛掉的垃圾,到处可见被踩坏的植被、道路设施,被挤坏的围栏、历史遗迹建筑等,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环境。连对温度、湿度有很高保护要求的文博场馆,在巨大的人流面前也脆弱不堪。
(四)旅行社竞争惨烈,低价低质团形成恶性竞争
国内门票贵得让旅行社赚不到钱,旅游费用增加,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整个旅游行业获得利润的能力也降得很低,有的旅行社门市部连5%的利润都挣不到。各地为了争夺客源,很多地方甚至组织了零团费旅游团。比如,有旅行社组织北京4天3夜游,每人收费270元。而北京必看的五大景点门票价格为:故宫60 元,颐和园30元,天坛15元,长城45元,十三陵60元。门票总计就要210元,占到了团费的近80%。旅行社只能从游客的购物消费中拿点提成,维持运转,却由此产生了不少旅游纠纷。有多起导游因为购物问题殴打、辱骂和威胁游客的事件发生,大大降低了旅游服务质量。
(五)景区开发同质化严重、商业化过度
有条件的景区不用赘述,大多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人文吃人文”,没有条件的地方则开发各种主题公园,结果一个公园火了,就有许多类似的公园项目上马,但这些公园大多缺乏文化挖掘,个性不鲜明,定位不准确,同质化严重,没有持续创新,甚至严重山寨,对游客难以形成吸引力或消费黏度。
1990年以微缩景观为主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开放之后,让毫无旅游资源的小渔村深圳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也使得“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当年的营业利润达5600万元,招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此后10年间,国内雨后春笋般冒出超过2500个主题乐园。问题也接续浮上台面,包括经营管理不善、成本控制失衡、主题乐园无主题、重复旅游率极低等,已有不少主题公园难以为继、关门停业,包括1998年耗资10亿的江苏福禄贝尔主题公园倒闭;1999年广州番禺飞龙世界关门;2000年上海环球乐园关门;2004年广州东方乐园关门;2007年杭州未来世界关门;2010年北京游乐园关闭……新开发比较著名的如香港迪士尼乐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横店影视基地等,都是依靠深厚文化底蕴、鲜明主题、准确定位和成功的营销而运作比较成功的主题公园。
另外,一些著名景区商业化过度,也被众多游客所诟病。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凤凰古城等,酒吧街、咖啡馆、洋人街、商店等比比皆是,其喧闹奢靡的氛围不输大城市,许多外地人来到这里开店,带进了许多外来文化,破坏了古城原有的淳朴幽静。此外,连旅游商品也大同小异。令许多对民俗古城仰慕已久,为享受“柔软时光”、体验“零压力生活”而趋之若鹜的游客,在游览之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望。
(六)传统旅游产品和服务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现在的旅游产品大多是常规化景点,和多少年不变的传统旅游方式,而行程过程也大多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赶行程像打仗,购物点比景点多”,年轻游客群已经开始流失,转向自由行,剩下大多都是难以自由成行的老人和孩子,现有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却鲜有针对这个人群的改变,尤其是老年游客群体。
(七)自由行市场前景虽好,配套服务却欠缺太多
更多的游客希望不再受旅行团的时间和行程限制,而是希望有更自由的时间去体验“在路上”的精神愉悦,在美景包围中的放松享受,在人文氛围中的深入探索。这类游客大多利用网络资讯设计自己的行程路线,并利用旅游电商平台解决出行的票务或住宿问题。这种旅行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旅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中国的旅游咨询系统还远远不够完善,如果自由行游客在旅途中遇到变化,很难得到可靠而全面的信息;如果是徒步或房车自驾出行,在中国也少有保障安全和配套设施的宿营地;旅游电商大多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线下网点和移动互联服务不全;偏远旅游地区安全、卫生、医疗、救援等服务机构和措施不健全等。
在经过几番激烈的“黄金周存废”之争后,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于2008年取消“五一”七天长假,同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小长假”,希望能分流集中出行压力。除了调整法定假期,我国还应该尽快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大力开拓老龄旅游市场,完善老龄旅游服务机制和行业规范,开发适合老人的旅游产品,才能真正缓解集中出行与淡旺季利益混战的现状。老年人更需要文化休闲或养生类旅游产品,不再是打仗一样地赶景点;加之老人都比较节俭,不适合购物点比景点多的行程安排;应该根据老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点,推出一些随团服务。
上一篇:健康养生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 下一篇:养生文化对健康产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