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一)、有效促进内需增长
老龄产业包括老年产品制造业、老年医疗健康业、老龄文化产业、老年生活护理服务业、老年金融保险业、老年休闲服务业、老年房地产业等。
“银发经济”大致可以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包括传统老龄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及现代老龄产业,如文化、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老龄教育等多种行业。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由于老年人消费需求多样,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因此,“老龄产业”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突破口之一。
与老龄产业相对匮乏的资源和生产力相比,旺盛的老龄产业市场消费需求早已显现。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指出,目前全国6400多个城市,大约1/3的街道没有专门的老年服务设施和场所;82000多个城镇社区居委会中,有半数左右没有老年服务设施和场所;全国农村近41000个乡镇,20%左右没有敬老院和专门的养老服务机构。有媒体报道,目前开发的国内老年人消费市场仅能满足需求的1/8。老年人用品种类单一,养老院缺口很大,老年人精神消费市场更是有待开发。据了解,很多发达国家对老年人产品市场的开发非常细致,从老年人专用坐便器,到拐杖、雨伞、防暴电棍等一应俱全,而智能眼镜、增音电话机、假牙口香糖、休闲乒乓球等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老年人用品专卖店更是极为普遍。然而这些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却难觅踪影。
同时,在西方不少发达国家颇具人气的“银发旅游”在我国也频频遇冷。旅游业内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旅游产业目前已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0%至60%,但在我国尚不足20%。由此看出,中国“银发旅游”的广阔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是具有出游愿望的,其中部分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
老龄文化产业是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持老龄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将十分显著,并且极有利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并反哺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老龄文化产业还是一个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大的新型产业,符合当前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社会消费、改变出口门类的要求,完全有条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当前,老龄问题正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老龄文化产业要抓住机遇,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老龄文化产业应大力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老龄文化消费成为扩内需、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力拓展就业岗位
老龄文化产业做为新兴的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参与其中,在缓和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根据老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可以使对应的职业、专业技能及教育有目的地向老龄产业倾斜、发展。
1.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财会等专业,可以从事各类养老机构的组织、管理、运营等,帮助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和壮大。
2.建筑、装潢、广告、园林、园艺等专业,可以从事老年公寓的设计、养老机构的设计、社区居家环境的无障碍改造,以及生活、居住环境的美化等等。
3.电子机械专业可以为老年人设计辅助用具。如椅子、床、出行车的内部设计和改造等等。研制机器人、设计自动代步工具、紧急救助系统等等。
4.食品、营养等专业可以研究适合老人特点的营养食品,如清淡、易消化、少盐、营养均衡,同时可以开发老年配餐、保健食品等。
5.医疗、药学专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研制药品,提供健康咨询,配合进行社区医院改造完善,保障老年人寻医问药的健康需求。
6.心理学、社会学专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诊疗、康复、心理慰藉。老年人由于空巢、独居或生病,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比例不断加大,需要大量提供精神安抚和治疗的专业人士,可以结合社区医院等专业机构,定期寻访,上门提供精神健康服务。
7.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编写计算机学习教材和网络应用技术,研制三网融合即电话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多种功能融合的新产品;更好地开发适合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新方式。
8.体育、旅游、服装等专业可以为老年人的健康休闲、度假、旅游提供服务;制定老年健身保健课程、开发老年旅游项目;设计适合老年人审美情趣的服装,从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9.法律专业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设立社区热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10.教育类、艺术类、金融类专业包括相关音乐、美术、金融、理财等专业可以从事老年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满足老年人的个性需求,服务于老人理财的需要。
以老龄文化为切入点,为老龄产业服务,其中所能挖掘的就业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庞大的老龄群体服务需求,将为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宣扬社会良好风气发挥巨大贡献。
上一篇:老龄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 下一篇:老龄文化产业发展深化老龄产业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