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中国乃至世界正在步入老龄社会,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国家尚无妥善应对方式,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老年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开办敬老院这么简单,老年人作为社会群体,他们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和所有关联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21世纪的一项基本国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它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它会给现代化建设带来风险、挑战和机遇。敬老工程着眼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完成党的战略部署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以敬老、养老为宗旨建设基地,集各产业于一体,整体带动国民经济,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步迈进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
敬老工程的设计和布局符合中国国情,甚至领先于某一个时代。从2012年起,有这样一批人已经“先天下之忧而忧”,集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杂志、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老龄文化产业委员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政策、理论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养老经验,研究我国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战略和模式,共同努力探索养老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思想、新思路,摸索出一条“敬老爱老产业综合体—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
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为敬老工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支持和肯定。《意见》中提到,为了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鼓励开展养老综合改革试点,选择一批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区域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财政、金融、用地、税费、人才、技术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完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提供经验。并提到,根据养老产业和服务业的实际需要,国家将会提供财政补贴、土地划拨和土地优先等政策支持。此外,还要求各级政府加强规划引导,培育养老产业集群,形成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聚集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整体拉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以上无一不为敬老工程注射了强心针。敬老工程基于中国国情,提出放弃“财政补贴”、鼓励“非产权式”的运营模式,摒弃传统房地产营利旧思维,汇集了国内国际顶尖金融、建设、文化、科技、农业、教育、政策研究等各行各业的力量,旨在以养老为核心,在当地发展产业综合体项目,以产业集群带动科技、农业、教育、文化、医疗、旅游及养老等产业项目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绿色(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人文、民生与福祉发展水平,有利推动当地政府跨越式发展,实现当地以人为本、全面统筹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目标。
全面发展,可持续建设,这才是敬老工程使命之所在,也奠定了敬老工程的杠杆支点地位。
上一篇:敬老工程规范老龄社会制度 | 下一篇:辩证解读中国老龄化的危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