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目前,我国的老龄社会体系尚不具有被称之为“体系”的成熟度,管理体系几乎没有,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权利义务就很难明确,政策推行就会十分困难。保险体系是当前养老的“老大难”问题之一。老年人才统筹管理系统完全没有建立,更不必说其他方面。稍微领先的是服务体系,但同样问题多多。走到今天,才初步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个部门都已被充分纳入进来,多元主体的老龄服务体系框架正在形成。但成效与问题并存,进步与差距同在。一方面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意识还不强,比如政策缺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建立老龄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必定是需要顶层设计来具体实施有效统筹与合理规划。而就当前情形看,目前,我国在老龄社会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方面力度仍显不够。另一方面是老龄服务体系中政府和市场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其一是政府“投入稍显不足”与“监管力度不够”的并存,其二是“市场化发展严重滞后”与“市场规范制度缺乏”的并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成为阻碍中国老龄服务体系健全与完善的桎梏。
老龄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在制定政策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市场监管方面要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多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只有发动社会其他部门与社会各界力量,加深对老龄社会体系建设的认识,加强各方力量的参与配合才是更加促进中国老龄工作健康高速发展的有效手段。
老龄社会现在就像是原始社会,已经有部落,但有的部落生活好一些,有的部落差一些,有一些规矩,但没有制度,因为其各自为战不成体系。只有像国、像家一样,有了明确分工,已经形成体系,才会开始需要规章和制度。
目前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重视老龄人口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变革,但真正有能力改变社会的只有人民自己。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如果无序、无律,人民的力量无法得到有效引导,最终仍是一盘散沙。因此,老龄社会需要建立信仰,需要统一步伐,需要成立家园,才能真正的“引水入渠”,才能开始运作。敬老工程可以起到的正是这样一个作用。这是一个充分必要的关系,敬老工程成立后,为老龄人口建立一个“大宅院”,为所有老年人重新建立了一个有归属感的“家”,赋予老龄社会新人格,老龄事业势必会焕发出生命力,老龄社会体系将顺理成章自发的逐步趋于完善。
上一篇:敬老工程中的二次分工与分配 | 下一篇:聚焦老龄社会与敬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