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在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统治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养老思想和制度。但传统的敬老养老模式和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敬老的需求,现代文明要求通过敬老工程对社会的敬老养老问题进行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社会化地解决,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敬老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在有着“孝义”思想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习惯于三代同堂的生活方式,尤其注重家庭观念,中国是奉行家庭养老的国家。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家庭养老仍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选择。
1982年,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家庭,不论其形式或组织方式如何,被公认为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但是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现代的家庭再也不是“旧模样”,其作用似乎是既关键又相对从前有所减弱。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世界各地几代同堂的家庭也越来越常见了。家庭的敬老养老功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在削弱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持续低生育率带来的家庭敬老养老功能缺损现象,即“少子女老龄化”现象。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空巢老人”时代,社会老龄化提前, “未富先老”,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但是传统的家庭敬老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敬老工程作为现代文明对传统敬老文化的发展和提升成为社会的共识,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敬老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政治体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方面面。实施敬老工程,需要多方面统一协调,齐抓共建。弘扬敬老爱老美德,将敬老工程落到实处,需要人人参与,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实施敬老工程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敬老制度和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敬老养老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现代社会发展状态下的敬老养老新模式、新思路,这样才能做到敬老工程的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人文化、社会化,从而真正实现敬老工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