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离退休人员管理部门都把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上,对组织老有所为、再做贡献着力不多,人才、人力未能充分挖掘, 造成了社会上有些事没人做,老年人想作为又无用武之地的盲区。除此之外,受到年轻人就业压力的影响,老年人就业或再就业的正式渠道非常有限。例如,即便是作为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比较好、就业意愿较强的上海市,有组织的老年就业渠道也很少,老年人就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再就业老人基本多依靠“自己寻找”、“原单位返聘”、“家人、朋友介绍”这三种主要渠道。社会化、规范化的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这阻碍了老年人获得更广泛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
建立健全敬老工程老年人才工程的组织机构,就是要建立拥有完整组织机制、创建老年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的创新载体,有效释放出老年人才的正能量。敬老工程管理委员会将设立敬老工程老年人才管理中心,对敬老工程中所有老年人才进行组织管理、统筹安排等各项工作。对外事务工作方面,敬老工程老年人才管理中心主要运营模式如下。
1.通过编办刊物、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布老年人求职和用人信息。
2.建立老年人才长期教育培训体系,并定期组织园区老年人进行再就业知识技能培训。
3.建立敬老工程老年人才信息档案馆,设立敬老工程老年“智库”中心,分设敬老工程“专家库”、“项目库”、“企业库”等。
4.与企业、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所有老年人才提供合理有效的输出渠道,形成长期人才战略合作。
同时,敬老工程提倡老年人通过“再参与、再创造”实现自我养老,因此,在对所有老年人才的统筹管理中,将为他们参与敬老工程园区的建设、管理、服务及运营工作提供最为自由、宽松的平台。增强他们的园区主人翁意识,以更多积极性与热情投入到来敬老工程园区建设当中,既利于老年人自身发展需要,也能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根据老年人才的专业、行业的多样化,该中心将设立敬老工程老年综合管理中心,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业及特长选择加入不同的管理部门,实现自己建设自己家园的快乐与满足。
1.老年自助、服务性中心,即专业技术和自我服务性质部门。在敬老工程敬老园区内实现由老年人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己服务自己”的工作格局。在这里老年人才可以通过讲学、翻译、指导研究、人才培训、技术开放和技术咨询服务、医疗保健等专业技术活动,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园区内的其他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园区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也给老人自己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园区营造了老年人之间互助互济的良好氛围,大家和睦相处,老有所乐。
2.社会公益服务中心,敬老工程也会定期将园区内老年人才组织起来,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安排他们从事一定的社会公益活动,如维护社会治安、管理交通秩序、市场管理、市场物价监督、环境卫生、居民委员会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普法教育、移风易俗等活动,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会到社会的尊重与自我满足。
3.生产研发制造中心,为一些曾经在生产制造一线的老年人提供的平台。这些老年人可以继续参与到相关工作中,还可以自发组织开展针对敬老工程的研发及生产新产品、技术攻关、修旧利废、维修设备等。
4.运营管理中心,该中心将针对一些具有管理运营知识的老年人,依据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及能力,组织他们参与到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事务中来。例如安排具有相关能力的老年人参与敬老园区日常运营管理工作,提建议、谋良策、服务管理咨询、管理培训等。
5.老年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将组织多种形式的德育文化宣传及教育培训的活动。例如,通过“敬老工程宣讲团”、“敬老报告会”、“校外辅导员”等活动,设立“敬老工程业余学校”、以开办讲座、组织“敬老读书会”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同时,组织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继续返回教育岗位上,继续为培养优秀人才而继续奋斗。
6.农村科技指导中心,主要针对敬老工程所在地周边农村,组织老年农业科技人才为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参与到农业实践中,研发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在帮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7.老年文体中心,为了活跃广大园区内及周边老年人的文娱、体育活动,该中心将组织具有文体特长的老年人,由他们来带领成立“敬老工程老年体育协会”“敬老合唱团““敬老工程老年艺术团”“老年秧歌队”“老年太极拳学习班”等,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活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所有全国敬老工程敬老园区的组织团队之间还可以形成交流互动,定期组织一些文体比赛,交流经验,分享快乐。
上一篇:老龄产业与时代经济的创新发展 | 下一篇:敬老工程缔造老年人才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