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工作是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和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体现在养老服务事业上,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仅要在思想和认识上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而且要在实践中有所为、有所大为。有所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规划引导。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合理布局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争取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二是资金拉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导致公共预算支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要抓住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健全的有利时机,争取逐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性投入,并建立与财政增长同步的自然增长机制。特别是在养老机构的建设上,政府要发挥示范作用,加大投入,着力建设一批基础性、示范性、辐射性的养老机构,并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实现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三是营造环境。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当前,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在建设、规划、用水、用电、税费、信贷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并注意解决政策方面有的不够完善、有的操作性不强、有的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机构,为它们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是加强监管。各地应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重点加强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日常管理、服务质量和人员队伍等方面的监管,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既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保证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日益加大的时候,要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应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不断开创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现行医保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敬老工程带动非营利组织进入老年服务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