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老工程办公室 来源:《敬老工程与老龄社会制度建设蓝皮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6
努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第9号文件《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重申: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求积极发挥老年技术专业人才作用;采取“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用,个人自愿量力”的原则,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发老年人才。并强调:一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二要加强领导,把开发老年人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三要科学管理,由人事部牵头,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问题。中办(2005)第9号文件,为老年人才的继续开发与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科学管理,积极推进,应着重做好四项工作:
(一)营造有利老年人才开发的社会环境
老年报刊应突出报导“老有所为”的典型事例和科技社团的活动经验,宣传老年人才英姿华彩、成就业绩,以宣传社会、激励同辈、教育下一代;
“银龄行动’,组织老年科技专业人才跨地区、跨省界的支援活动,是开创性的经验,应广为推进。
还应树立正确的老年人才观。老年人才是社会财富,不是社会包袱,老年人才可填补我国科技专业人才之不足,他们主要从事智力型工作,不会与年轻人争饭碗。老年人才大都身体尚健,可以工作到70岁,甚至更长,不是“体弱多病、思想僵化、无法干现代化”。老年人才参与社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发挥个人专长、继续报效国家、体现个人价值。正如百岁文学巨匠巴金所说:“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不是索取,而是付出,而是奉献”。
老年人才再工作,益在社会,乐在老人,是老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国外心理学家塞尔尼说:“工作是达到寿而康的必经之路。”国外心理学家海维洛斯特也说:“老年人心理上的需要,就是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要有一个令人尊敬的地位,要能做些自己觉得有趣、有意义的事”。人生的“第二春天”怎么过?不仅要在老有所享、老有所学中度过,更要在老有所为中度过。“六十而立论”者卫衍翔如此说。
(二)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引导支持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
上一篇:敬老工程多元化老龄服务体系下的商业中心 | 下一篇:老年人才开发的问题 |